您的支持,是饕餮得以穩定創作的核心關鍵。
我們將以購票優惠回饋定期捐款者,且依據各檔節目製作之條件,提供單筆捐款者其他回饋方案。
創造連結,打開切面
我們是饕餮劇集,我們專注於劇場——在這個需要在場、需要現身的場域中——繫起觀眾與社會議題之間、劇場工作者與工作者之間、人與人之間的連結。我們也致力於打開平時不易見得的議題(包含身處其中的人與處境)的切面。藉此,創造同理共感的可能。
饕餮立案至今邁入第七年,作品形式主題多元且不離對社會的關注,包括探討憂鬱症、白色恐怖記憶、地方史蹟、疫情下人們的心理處境、女性身體與情慾、在台黑戶、移工以及全球化勞動現況等議題,邀請您至饕餮官網詳閱歷年作品的脈絡與反思。
而我們也在每一次的製作、線上與線下活動中,重新接觸、開發新的溝通的對象與渠道,期望突破同溫層越來越厚、溝通手段越來越激化的現狀。
扎實根基,穩健展望
六年走來,我們深知要貼近一個議題、一個地方、一群人,在在需要時間醞釀與熟成。囿於現行文化補助政策期程,作品往往只有半年緊迫的創作期,而投案的不確定性,也導致新作的開發無以為繼,舊作錯過深化發展的可能。這讓我們清楚地理解:文化補助固然不可或缺,然而有穩定的小額贊助支持,才是饕餮穩健營運的關鍵。
過去兩年以來,饕餮劇集例行的行政維運費用,悉數來自贊助者們的小額贊助。
在此,我們想邀請你成為饕餮劇集的土壤,讓我們在文化補助的不確定性中繼續穩當前行,無論是既有發展中或尚待孵化的作品,都能成為最真切實際的助力——使團隊有足夠的時間租用場地彩排,或讓饕餮的工作夥伴們獲得合理的工作報酬等等。
2025 創作計畫
2025年初,饕餮劇集首次舉辦工作坊,在資深物件操偶師薛美華的帶領下,一起探索光影的神奇魔力;三至五月,《泡泡色地帶》將飄進全台北中南東各四所大學,與年輕世代一起叩問當代的親密關係;年末,我們將迎來籌備已久的《不看前面的時候》的正式演出,與藝術家林筠喬共同打造躺著看戲的奇幻宇宙。而線下活動「老饕計畫」也將持續發生各種意想不到新鮮事。
2024 足跡回顧
第一次發行營運報告
一檔演出與觀眾見面的時刻難道就只有演出的一兩個小時嗎?不論是演前的製作歷程,或演後的回饋沈澱。饕餮把2023年至2024年第一季想分享的內容整理成冊,希望在高速運轉的世界裡刻下一道蹤影。我們也寄送了包含營運數據的特別版,給捐款支持饕餮前進的贊助者們,你也收到了嗎?
第一次踩下「足跡」
我們在官網裡開張了「足跡」一欄,收納了當期節目的最新消息、歷年演出的創作手記,與宣傳編輯晏綸主筆的「饕餮導讀」。除了不定期發送的「饕餮通訊」,現在你也可以在這裡一覽我們的所思所想。
第一次舉辦非演出的線下活動
饕餮發起「老饕計畫」,聚集饕餮合作夥伴,不以創作為導向,以「關係」與「多巴胺」為年度主題,在山上寫生、在城市裡尋寶、在匿名信件之間遞送成癮的悄悄話。希冀在原子化的接案生態下,織起創作者之間的小小社群網絡。
第一次發起群眾募資、文化平權票,以及⋯⋯搭船?
2024年度製作《亡命紀事》,我們首次踏上募資平台「嘖嘖」,開啟四套回饋方案,包括落實文化平權,由贊助者資助黑戶及移工們戲票進劇場看戲;以及將黑盒子裡的故事擴展到河港上漂泊的體感、結合搭船體驗與聲音敘事的「音景漂流票」。
追蹤饕餮
如果你還需要一點時間想想,歡迎訂閱我們的電子報「饕餮通訊」(大約一年發行4-6封信),接收來自饕餮的第一手消息,包括演出資訊、營運報告與老饕計畫的邀請。當然,若你此刻往右邊欄位看去,現在就可以訂下與饕餮在劇場相見的約定,我們很快劇場見!